物流这个词是从平台的角度去看,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叫快递可能更合适。
从物流两个字拆分就是物品的流动。这个是平台的理解
从快递的字面意思看,快递行业就是两个字:快和递。这个是消费者维度的感受。
这个快在行业上的落地有顺丰、京东的一日达,苏宁的日日顺。衍生出来的有闪电购物,甚至到外卖行业的30分钟送达。
递这个主要体现上送的方式,从不同距离的飞机,卡车,小摩托等。到现在谈的比较多的跟AI的结合的,无人飞机,无人配送机等。
基本上大家做的一些事情都是落在这两个字上,为了快业界还做的一些事情是中央仓库,智能仓库。解决更快速的配送。这个也是京东早期的立身之本,当然现在更加也都在搞这个,因为是已经被验证过的成功模式。
我们知道任何服务都是基本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附加服务。
基本服务提供基本的功能,例如快递行业就是叫货物从卖家递送到买家。四通一达的起家模式就是这个,甚至到现在还是这个。
那么在快递行业的附加服务在哪里?
京东的做法是真和快,货物的真和递送的快,目前来看真这个早期人设在满满的崩塌,快这个优势也被后面几家在追,不是很看好将来的发展。
顺丰的做法是安全和快,现在对于重要的物品我相信大家还是会选择顺丰,这个也是这家公司这几年一直在努力的点。快就不勇说了,在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顺丰一直没有小气过。
菜鸟,这是一个明确要做平台的公司,好像格局大,有点野心的都想做平台。例如现在的链家要做贝壳,其实做平台要分阶段,菜鸟是脱离于淘宝的物流系统。当年靠着淘宝起家的四通一达在很自然的最早进入了菜鸟的体系,但是后面的京东、顺丰一直都不是很合作的状态,当然这个也是必然。谁也不想把自己的流量把控到其他平台中。
但是从菜鸟的角度看,我觉得现在要做的附加服务应该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体系。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把除了几家有自己流量体系的公司之外的小平台纳入进来。
至于纳入之后怎么玩?
互联网的核心商业化玩法:电商、广告、游戏、会员服务。在物流行业中可以实现的就是,广告和会员服务。
广告:对于B端的竞价排名,对于C端的包装盒广告
会员服务:对于B端的地域配送包,对于C端的包年免快递费
0 条评论。